- · 《合作经济与科技》栏目[08/03]
- · 《合作经济与科技》投稿[08/03]
- · 《合作经济与科技》征稿[08/03]
- · 《合作经济与科技》刊物[08/03]
乡村“领头雁”盼更多“雁归来”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3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滁州定远九梓村的党总支书记王萌萌算了算,自己已在农村摸爬滚打8年7个月。 这些年,一些和她一样心怀抱负的年轻人来了又走,很多人没想到,这名女大
3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滁州定远九梓村的党总支书记王萌萌算了算,自己已在农村摸爬滚打8年7个月。
这些年,一些和她一样心怀抱负的年轻人来了又走,很多人没想到,这名女大学生能安心在农村扎根。这个戴着眼镜、斯斯文文的姑娘用行动刷新了人们对新时代女大学生的认知:她穿着胶鞋走在田间,挽起袖子就能跟老乡一起干活;更重要的是,她有知识、有思路、有办法,带着乡亲摸索脱贫致富的新路子,让村子从贫困村变成了“明星村”。
在江苏农村,80后全国人大代表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“领头雁”。2011年,她辞去国企工作陪爱人到村里创业,笑称自己已是扎根乡土10多年的“老村民”了。
她们赶上了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,见证了美丽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,更深切地感受到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。她们呼唤更多“领头雁”来到乡村,为乡村振兴汇聚强大合力。
用新知求解乡村振兴之路
“就拿我们村来说,之前村两委成员没有年轻人,而且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学历。”王萌萌说,现在的村两委成员共7人,其中4人拥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,其中还有1名研究生,“90后就有4个”。
这些年轻干部给村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。近年来,村子的村容村貌大变样,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跃居全县第一,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实现家门口就业……王萌萌认为,这一切的变化和发展,更加凸显了人才和产业的重要性。
她在长期调研学习中了解到,一系列人才政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比如安徽滁州开展“雁归”活动,让大学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到村任职;还有合肥激活“银发力量”弥补乡村治理人才之缺等。正因有这样一群人,把乡土当热土,从城里来到田间地头,以人为“媒”,链接城乡,唤醒了乡村“沉睡”的资源。在她看来,用新知求解振兴新路,才能真正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注入生机与力量。
不久前,鲁曼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——高作镇西南片区第一书记。她见证家乡建湖县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建设高标准农田等,走出了一条具有建湖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让她感到欣慰的是,近年来,人们对返乡年轻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,她认为助推乡村振兴,一定要吸引更多有智慧、有情怀的“领头雁”回到乡村,建设美丽家园。
解决人才“回不来、留不下”的困境
王萌萌在走访调研中发现,乡村振兴要想吸引更多能人,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,仍然受许多因素影响制约。比如很多想返乡的人不了解当地政策,不知道自己回到农村能做些什么;还有一些返乡大学生等来到农村支持建设,但当地的认同感很低等。
面对人才“回不来、留不下”的问题,王萌萌建议,支持能人下乡、人才兴乡要分短期、中期、长期3个阶段。短期可以调动乡贤和大学生返乡就业、创业,融入村集体,鼓励退休人员通过返聘等方式到农村;中期可以收集整合在外务工的青年优秀者并进行强化教育和培训,鼓励其返乡创业;长期则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规划,注重科技人才的教育发展,定向培养农村科技型人才。
与此同时,政策上要分类别,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吸引政策。比如,对愿意来支持农村发展的博士、高知人才,可按照“领军人才+创新团队+优质项目”模式,面向全国引进高端人才团队,给予人才津贴或相应补助;对返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,实施农村“归雁”行动吸引人才回归乡村,并为之建立学历教育、技能培训、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;对在外务工者,可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、农业产业园、孵化园等吸引其就业创业。“也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他们的作用,找到在农村发展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,增强认同感”。
要让人才留得下,还要聚焦打造爱才留才生态。王萌萌建议,要通过事业留人、待遇留人、感情留人,一方面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人才成长需求,通过培训、交流等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能;另一方面,要构建全方位、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。在鼓励激励上要拿出真金白银,同时加大关心关爱力度,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满足人才就医、子女就学等需求。
文章来源:《合作经济与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hzjjykj.cn/zonghexinwen/2022/0308/1625.html